云南马关至屏边之行:历史记忆、滇越铁路与苗族文化之旅
作者:佚名|分类:旅游攻略|浏览:87|发布时间:2025-02-11
2024年5月18日,农历四月十一:马关县至屏边县之旅
在提起马关这个地名时,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中日《马关条约》。然而,此马关并非彼马关,它坐落在中国云南省的边境线上,拥有着一段让人回味的历史记忆。追溯到雍正年间设立的马白关,这里是清末中法战争的重要军事要塞,包括位于马白镇龙半坡独山顶上的石丫口碉楼和龙半坡碉楼,它们见证了那段英勇抵抗法军的历史。历史上,马关经历了边界多次变迁的过程,如今,在距离县城东南方不远处的茅坪村,靠近中越边境第197号界碑的地方,依然屹立着建于1942年的旧国门,诉说着过去的岁月。
尽管我们渴望探索老国门,但与219国道的路线相悖,我们只能遗憾地放弃,继续沿219国道向西行进。第一站,我们来到了滇越铁路的419公里标记处。车辆穿越在六诏山脉南缘起伏的山峦和峡谷中,大雾弥漫,宛如仙境。在云端之间,云雾翻滚,仿佛大海般波涛汹涌,山巅滑落的流云如细丝般轻盈,汇入这片云海,激起层层涟漪,宛如传说中的蓬莱仙阁。
在南溪河的一条支流之上,一条饱经风霜的米轨铁路横跨两岸。铁轨上留下的历史痕迹斑斑驳驳,而枕木在沥青的保护下则显得格外黝黑发亮。阳光直射下,铁轨和枕木热得烫手,透过它们下方,清澈的河水潺潺流过,带来一丝清凉。这条铁路见证着一段跌宕起伏且惊心动魄的历史:中法战争后,法国曾获取了中国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权与经营权。滇越铁路最初是殖民者敛财的手段,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,它却成为了连接外界的唯一铁路生命线。当日军沿越南方向北上时,滇南守军不得不毁掉铁路以阻止敌人的进攻,自此,国际交通重任转交给了滇缅公路。我们的国道219之旅正是要从滇越铁路出发,走向滇缅公路,以此向那些用血肉筑起的抗战之路致敬。

离开滇越铁路,我们驱车前往屏边县汤东村。村民们正忙于制作五彩斑斓的花米饭。从壮族村落到苗寨,美食也发生了变化,由壮族的五色糯米饭转变为苗家的花米饭。这些色彩丰富的食物源自南溪河谷地的丰富资源。在我的认知里,纬度通常是决定植被分布的关键,但在这里,滇东南地区山峦间的河流切割作用,使得海拔成为了影响植物生态的主要因素。在河谷地带,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次成为主要景观,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,这意味着一树树翠绿的芒果和熟透了的木瓜触手可及。
屏边县是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,滴水苗城坐落在大围山北侧的牧羊河畔,这里已是哀牢山脉的南端。现代风格与古老苗寨文化在这里交融,形成独特的度假氛围。在广场的篝火晚会上,我加入当地人,点燃火焰,瞬间,欢歌载舞,仿佛火的精神注入了每一个人的灵魂。

(责任编辑: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