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驾游记:探访明长城左云至右玉段
作者:佚名|分类:旅游攻略|浏览:87|发布时间:2025-03-25
夏日里的一次特别旅行记录——从左云到右玉的明长城之旅
摩天岭长城(图1、2)

宁鲁堡(图3、4)
宁鲁箭楼(图5、6)

杀虎口(图7~9)
这次旅行来到了左云县的摩天岭长城,这里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。最佳观赏点和拍摄位置位于八台子村北,沿途风景如画,不仅有蜿蜒起伏的石林地貌,还可以近距离接触宁鲁箭楼。摩天岭山峦叠嶂、浮岚暖翠,是左云县的一道天然屏障;它横亘耸峙在西北隅,在北纬40度线上形成断层,被称为阴山余脉。山上修建了七个朝代的长城遗迹,气势磅礴,绵延不绝,被人们誉为“小八达岭”。此外,由于大地在这里倾斜得厉害,摩天岭还被誉为“小不周山”,而在北魏时期这里曾是皇家陵寝所在地,因此又被称为圣山。因五条古道从山上穿过而闻名的五路山,如今以蜿蜒雄伟的明长城遗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故事。
宁鲁堡村在明朝时称作“外五堡”之一的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中的宁虏堡。它是大同左卫道北西路的一部分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,这座堡垒的守备位置由助马堡迁移到这里。《三云筹俎考》中记载,该城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(1542)用土筑成,并于万历元年(1573)包砖加固;其周长为1.35公里,高度达12.3米。它设有守备官一名及所辖士兵共392人、战马31匹,管辖边墙长度5.65公里,包括18座边墩和11个火路墩以及一个市场;东至威虏堡7.5公里,南至三屯堡7.5公里,西距破胡堡15公里,北离长城2.5公里。如今城门已不复存在,但北部城墙的西部残段长约90米,高2-6米;西北角台基仍可见踪迹,另外在马面上建有一座小玄天庙,而中段则有一个大豁口,穿过一条水泥路。东部城墙基本保存完好,其中一段完整的马面,高度为1-8米不等。
位于宁鲁堡北约3公里处的明长城下方是宁鲁口,这是军事重镇之一。从长城一号公路修筑了一段专门通往停车场的道路,方便游客参观。在该关口两侧各设有一座敌楼,亦称为箭楼,东侧一座名为“镇宁”的砖碉楼保存状况相对较好,据说它是河北与山西交界500公里范围内唯一完好的敌楼。
杀虎口是长城十三关之一(包括山海关、黄崖关、居庸关等),位于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的交汇点。该地区地形险峻,东部紧邻塘子山,西部则靠近大堡山;两座山脉之间是一条开阔的苍头河谷地,自古以来便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。
杀虎口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,在明朝时期这里更是蒙元军队入侵中原的主要门户。然而,在多次战争中,该关城早已不复存在,现在所见的是近现代重建的关门,并已发展成为一个旅游景点。右玉博物馆设立于此,向游客展示了走西口历史背景以及形成过程。
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,更是在欣赏晚霞之余,在241国道晋蒙交界处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。

(责任编辑: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