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/ 旅游知识

2024年首雪中的大同长城博物馆之行:冬日自驾游记

作者:佚名|分类:旅游知识|浏览:91|发布时间:2025-04-19

十一假期自驾游记之二——2024年的初雪,探寻大同长城博物馆的魅力。

10月的第一天,在怀安县酒店退房后,我们驱车沿110国道行进约23公里抵达平远头村,开始了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旅程。

2024年首雪中的大同长城博物馆之行:冬日自驾游记

一进入平远头村,即可在路边目睹那古老的土长城和土墙。为捕捉远方壮丽的风景,出发前我们在网上购买了大疆迷你3无人机,旨在从空中视角拍摄长城,人行不便,且视野受限。路边停车拍照时,风力之大,连无人机也无法放飞,只能远观(图一)。然而,风大的同时带来了异常清晰的远方景色和极佳能见度(图二),心情豁然开朗。但好景不长,前行不久便遭遇了变天,先是小冰雹随后是风雪交加,这是一场2024年的首场大雪。继续前行时,发现了长城一号公路中天镇路段的指示牌(图三)。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行驶,经过新平堡镇后开始逐步上坡,进入了山区。穿过老爷庙隧道(图四),道路陡峭多变,在风雪之中减速慢行。当时很担忧,如果天气持续如此,今日的自驾游可能将无法进行。沿着201省道驱车十几公里后,从蜿蜒山路中驶出,根据导航指示前往一个路口(图五)。在路边,我们看到了覆盖路面的红蓝标记,这正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入口。继续行驶几公里,目的地——大同长城博物馆便呈现在眼前。

抵达大同长城博物馆时(图六、图七、图八),天气出奇地好转,雪停了,风力依旧强劲,但天空已放晴,能见度极高(图九)。博物馆的停车场空旷,只有三四辆车,说明因恶劣天气前来参观的人不多。无需门票,凭身份证即可免费进入参观。一进门时,工作人员还为每位游客分发了“爱我中华”的红色贴纸,可以贴在胸前。博物馆共有三层:一层讲述了大同长城的历史发展;二层则深入介绍了大同地区士兵的生活和军事装备;三层展出了沿线出土的文物。古长城的发展建设历史可追溯至汉代,明朝时期分为前后两层,头道边和二道边,期间建设了数量不等的城、堡、墩。其中,城规模较大,是沿线长城的主要驻军和管理机构;而堡则类似屯兵点,驻扎一定数量的士兵,并负责周边墩的巡逻任务;墩则是烽火台,平时驻扎人数不多,用以日常巡逻或在有敌情时通报情况。大同区域内的古长城众多,但一直未被广泛了解和关注。博物馆提供了深入浅出的大同长城历史介绍,有助于增进对长城文化的理解。

通过讲解了解到,在明朝张居正时期,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“互市”开始兴起,即相互贸易。山西商人因为地理优势,最早在这一地区进行与北方地区的贸易往来,为后来晋商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。换言之,由于大同长城地区的开放“互市”,使得明清时期的晋商得以迅速崛起并兴盛一时。

2024年首雪中的大同长城博物馆之行:冬日自驾游记

参观完毕后,已接近上午十一点。外面的雪完全停止了,风力依然强劲,但经过雪后的天气异常通透,能见度极佳(图九)。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探索中,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沉淀。

#大地之旅山西大同# #大同长城# #中国大同长城# #山西旅游# #大同旅游#

#自驾山西小记# #自驾游风景山西# #长城旅行记# #自驾山西看古建# #山西旅行记录#

(责任编辑:佚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