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/ 旅游知识

洛阳老城中的一个普通百姓。

作者:佚名|分类:旅游知识|浏览:90|发布时间:2025-03-25

洛阳老城中的故事多如牛毛,每个巷子每条胡同都有着千百年来的历史和传说。今天,我们走到了十字街后面的小巷中,去寻找曾经的还没有消失的原汁原味的老洛阳。这里有一个叫做董家大院的古建筑,是清朝初年督察院左副都御使董老官的宅地。 董老官,原名董笃行,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大官。他担任督察院左都御史,这是明清时期都察院的最高长官。他的职责包括监督百官、考核官员和监督司法等方面。在当年的洛阳,董家和李家的宅地相邻,两家之间有一堵墙。这道墙成为两家间的分界线,也引发了一场官司。 当时的洛阳府衙害怕两家间的纠纷,不敢过问此事。但是董家的人写信给董老官,请他帮忙解决这件事。董老官收到信后,哈哈一笑,然后回信道:“千里捎书为一墙,让他一墙又何妨,区区小事不足提,邻里和睦理应当。”意思是说,“这么远的距离就为了这一堵墙而烦恼吗?这只是个小问题,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好邻居之间的关系。” 董家收到信后按照董老官的建议重新砌了一道新墙,而李家也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砌了一道新的墙。这样两家间形成了一条胡同,这就是后来人们称为仁义胡同的地方。 民国时期,由于这个街区位于河南省第三农业学校之后,改名为农校后街,也就是现在的农校后街。但是这个故事一直在这里流传着,并且还有一块牌匾作为董老官传说传承点。不知道现在是否可以重新恢复这条胡同的名字,如果能的话也许会成为十字街旅游的一个新的打卡点。 十字街后面的农校后街是一个非常值得去探索的小巷。在这个小巷中,我们可以体验到老洛阳的原汁原味,听着董老官的故事。这里有很多历史和传说在等待我们去发现。

洛阳老城中的一个普通百姓。

(责任编辑:佚名)